返回

远去的风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百五十一章,不同的理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的女子之一。

    事情就此发生重大改变,周公和朱老总紧急飞回延安,向中央做详细汇报,经过激烈的争论,首先确定下来的是继续合作的大方向不变,这一点质疑声不占主流,从韩勇去南京以来,倾向于合作的声音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。

    就相互学习的提议,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幌子,一旦同意,就意味着要接受韩勇提出的很多东西,在心底并不能让人接受,这有可能导致整个党丧失了主动权。

    压力和阻碍是巨大的,周公对此作了分析,如果彻底划清这一界限,那么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当日本人战败后,华夏将形成三方对峙的状态,他认为,粤省,福建置身事外的可能性很大,若是重庆逼迫粤省,福建,将会把粤省,福建推到独立的边缘。

    由于延安和重庆历史上矛盾尖锐,和平解决的道路也异常艰难,整个华夏将出现非常复杂的局面,延安和羊城没有历史上难以解决的矛盾,但现在两边地域交集,非常有可能出现摩擦,更为难办的是粤省,福建内现有大量己方的人,虽不至于有危险,但被迫离开粤省,福建要害部门几乎是必然的事。在此,周公特别强调,千万不能自作聪明,做出一些事来,让粤省,福建走到对立面去,比如外蒙,韩勇已经明确表态,哪怕双方合作困难,也不会在南方西部做文章,可粤省,福建也是有底线的,南方西部在延安手里没问题,前提是不能和苏联有瓜葛。

    因此,周公的意见是尽可能的合作,至于分歧,总要有一方让步的,延安为何不能?

    针对有人提出的为何不是羊城让步,朱老总进行了反驳,羊城不是没有让步过,只是以往都是人家看情况就主动做了,根本不等延安提出来,比如皖北双方区域的划分,比如在外蒙提出只是驱逐乔巴山的人,比如双方人员来往,羊城就对延安苛刻的条件进行了让步,甚至在双方合作的工厂中,也只负责技术方面,其余的,都不过问。

    为此,朱老总提到了左权等人,他问在座所有人,是否能够接受羊城的人直接进入十八集团军的指挥系统,参与作战指挥?是否敢像羊城一样,任命一个他们的人来出任一县之长?是否愿意在抗大,开设一门课,学习羊城的经验和西方经济,如同羊城之南方大学开设马列课一般?

    “其实让步有很多种方式,开放和包容就是一种,我从不认为这方面延安做得比羊城好。”朱老总的发言让人深思。

    毕竟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
第四百五十一章,不同的理恋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